2019年7月6日至7日,第四届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204报告厅成功举办。两校分析化学学术交流论坛正式发起于2012年,首届交流会由南开大学主办,随后由两所学校轮流主办,旨在加强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两所高校间分析化学学科最新科研进展的交流,促进双方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两校师生共100多人参加了本届研讨会。
7月6日下午两点,研讨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金长文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的邵学广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邵元华教授分别致辞。金长文教授首先对南开大学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邵学广教授和邵元华教授回顾了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术交流研讨会的发展历史,并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达了祝贺和期待。
开幕式后,开始正式的学术交流。6日下午的研讨会分别由邵学广教授和邵元华教授先后主持,共有五位老师受邀作了报告,分别为来自南开大学的肖乐辉老师(报告题目“单颗粒光学显微化学测量”)、孔德明老师(报告题目“基于DNA纳米结构的信号扩增技术”)和来自北京大学的白玉老师(报告题目“基于质谱免疫方法的生物标志物超灵敏分析与成像”)和王申林老师(报告题目“七次跨膜蛋白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以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宇文泰然博士(报告题目“液体核磁共振对生物大分子微妙至毫秒时间量级分子动力学研究”)。
下午的报告结束后,南开大学来访的16位老师在金长文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北京核磁共振中心最初是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总后卫生部共同投资,依托于北京大学建立的国家公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室。之后,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核磁共振平台也加入北京核磁共振中心。目前中心拥有10台液相核磁共振谱仪,其中有我国唯一一台最高场的950MHz液相核磁共振谱仪、我国首台高场高分辨率800MHz液相核磁共振谱仪和首台固液共用的800MHz核磁共振谱仪。另有一台600MHz宽腔固相核磁共振谱仪、三台600MHz液相核磁共振谱仪、一台500MHz和一台400MHz液相核磁共振谱仪。
7月7日上午,研讨会继续。南开大学的庞代文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张新祥教授先后主持了研讨会,共有五个受邀报告,分别为来自南开大学熊虎老师的“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pH响应性分子探针的设计”、郭玮炜老师的“功能核酸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和刘安安老师的“基于单颗粒/单分子示踪技术的病原体侵染机制研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周颖琳老师的“核酸表观遗传修饰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和李梦圆老师的“分子印迹制备蛋白/多肽亲和受体材料”。参会师生对各个报告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7日上午的报告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闭幕式由张新祥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代表南开大学对北京大学为组织本次研讨会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在研讨会后继续深化交流,争取有更多的合作成果,并热情邀请北京大学的老师们参加下一届由南开大学主办的研讨会。最后,金长文教授表示此次研讨会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希望下届能够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共同促进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7日上午的报告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闭幕式由张新祥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代表南开大学对北京大学为组织本次研讨会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在研讨会后继续深化交流,争取有更多的合作成果,并热情邀请北京大学的老师们参加下一届由南开大学主办的研讨会。最后,金长文教授表示此次研讨会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希望下届能够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共同促进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